国医大师唐祖宣教授弟子,广东省名中医,“杨钦河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指导专家,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国医大师唐祖宣教授弟子,广东省名中医,“杨钦河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指导专家,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研究方向: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肝病、脂代谢疾病及疑难病和养生保健抗衰老
电子邮箱:tyangqh@jnu.edu.cn
医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暨南大学中医学院原副院长,国医大师唐祖宣教授弟子,广东省名中医,“杨钦河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指导专家,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暨南大学中医临床基础教学团队负责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客座教授,南阳市高质量发展智库专家,南阳市中医药发展战略顾问,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肿瘤会诊中心专家组专家等。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优青会评(二审)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长,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重点项目、优青、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进步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等。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项,以及省部厅局级科研教学资助课题多项,已培养和指导在读博士、硕士、博士后及学术传承人等100余人,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出版主编和参编学术专著、教材20余部,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获广东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证书、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指导专家、暨南大学“十佳优秀教师”、暨南大学建党百年“优秀共产党”等荣誉称号。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教学、医疗和科研等工作40余年。
更新时间:2024年7月28日
代表性课题和成果: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374230,基于SIRT3介导的Succinate/GPR91通路探讨参苓白术散对NASH肝脏能量代谢紊乱所致炎症损伤的保护机制,2024/01-2027/12,49万元,在研,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73206,基于IRS/PI3K/Nrf2信号通路探讨参苓白术散对NAFLD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机制,2019/01-2022/12,59万元,结题,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3844,基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探讨参苓白术散对NAFLD大鼠TLR4/NLRP3信号通路作用,2016/01-2017/12,25万元,已结题,主持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3617,p38MAPK介导NAFLD大鼠Nrf2/ARE通路对氧化应激相关基因的调控机制及疏肝健脾方药的干预作用,2013/01-2016/12,70万元,已结题,主持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216,LXRα/SREBP-1c通路对NAFLD肝细胞、Kupffer细胞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调控机制及疏肝健脾方药的干预作用,2012/01-2012/12,14万,已结题,主持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694,p38MAPK/NF-КB信号通路对NASH炎症因子交汇调控作用及疏肝健脾方药干预的分子机制,2010/01-2012/12,32万元,已结题,主持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1726,不同治法方药对脂肪肝肝组织信号转导调控机制的研究,2004/01-2006/12,20万,已结题,主持
(8)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A1515011577,基于内质网应激启动的UPR响应探讨柴胡疏肝散及有效组分对NAFLD肝脏脂肪代谢的调控机制,2022/01/01-2024/12/31,10万元,在研,主持
(9)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4A030313365,柴胡疏肝散对NAFLD大鼠肝脏炎症微环境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2015/01-2018/01,10万元,已结题,主持
(10)2018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医学境外本科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的构建,2019.01-2021.01,已结题,主持
代表性论文:
(1)Shenling Baizhu powder alleviate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by modulating autophagy and energy metabolism in high-fat diet-induced rats. Phytomedicine. 2024, 130:155712. (A1 一区, 共同通讯作者)
(2)Shenling Baizhu San ameliorate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mice by modulating gut microbiota and metabolites. Front Pharmacol. 2024 24,15:1343755. (A1 二区, 共同通讯作者)
(3)Chaihu Shugan powder influence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rats in remodeling microRNAome and decreasing fatty acid synthesis[J].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24, 318: 116967. (A1 二区, 共同通讯作者)
(4)The E2F1/USP11 positive feedback loop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etastasis and inhibits autophagy by activating ERK/mTOR pathway[J]. Cancer Letters, 2021, 514: 63-78. (A1 一区, 共同通讯作者)
(5)Autologous tumor antigens and boron nanosheet-based nanovaccines for enhanced photo-immunotherapy against immune desert tumors[J]. Nanophotonics, 2021, 10(9): 2519-2535. (A1 一区, 共同通讯作者)
(6)Hepatic protective effects of Shenling Baizhu powder, a herbal compound, against inflammatory damage via TLR4/NLRP3 signalling pathway in rats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2021, 19(5): 428-438. (A1 二区, 共同通讯作者)
(7)Immunogenic exosome-encapsulated black phosphorus nanoparticles as an effective anticancer photo-nanovaccine [J]. Nanoscale, 2020,12(38):19939-19952. (A1 一区, 共同通讯作者)
(8)Prevention of Nonalcoholic Hepatic Steatosis by Shenling Baizhu Powder: Involvement of Adiponectin-Induced Inhibition of Hepatic SREBP-1c[J]. 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 2020,2020:9701285. (A1 二区, 共同通讯作者)
(9)A network pharmacology-based approach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haihu Shugan powder on a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rat model through nuclear receptors[J].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 2020,24(9):5168-5184. (A1 二区, 共同通讯作者)
(10)A simple lateral flow biosensor for rapid detection of lead(ii) ions based on G-quadruplex structure-switching[J].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18,54(97): 13718-13721. (A1 一区, 共同通讯作者)
代表性专著:
(1)主编3部:《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指导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指导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常见老年病中医证治》,北京:新华出版社。
(2)副主编7部:全国高等教育“十二五”、“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温病学》,北京:科学出版出版;《岭南温病学临床实践》教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中医内科案例选读》,北京:科学出版出版;专病专科《呼吸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中西医结合防治病毒病肝炎》,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常见性病及男性病防治》,北京:金盾出版社。
(3)编委13部:主要有 全国高等教育“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温病学》;高等教育“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健康养生学》;“十三五”中医药行业创新教材《瘟疫学》;《湿热病证的理论与临床》: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伤寒六经针方知要》;中医古籍出版社。
教学方面:
(1) 暨南大学首届荣誉奖“十佳优秀教师”
(2) 暨南大学医学院“优秀教师”
(3) 暨南大学附属黄埔中医院“中医优秀师承导师”荣誉称号
(4) 暨南大学附属黄埔中医院“优秀师承导师特别奖”荣誉称号
(5)“杏林传灯”—佛山市顺德区首届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
科研方面:
(1) 获2018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不同治法方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2) 获1999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四完成人):“湿热证造模与清热祛湿法的实验研究”
(3) 获1999年度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第四完成人):“湿热证造模与清热祛湿法的实验研究”
荣誉称号:
(1) 广东省名中医
(2) “杨钦河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指导专家
(3)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4) 广东省“南粤优秀研究生”一等奖
(5) 暨南大学建党百年:“优秀共产党员”
(6) 广州中医医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 委员,
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核心课程《温病学》课程联盟理事会 理事,
泰国中医药学会 名誉会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国际中医微创联盟 副主席,
中华中医药学会国际针法与经典名方论坛专家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名老中医薪火传承分会 副会长,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张仲景研究分会 副会长,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唐祖宣医学工作委员会 副会长,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第一届温病分会 副会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 常务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 常务委员,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代谢病专业委员会 常务理事,
广东省本科高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八届理事会 常务理事,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九届理事会 监事,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 创会主委及名誉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衰老研究会第一届科学委员会专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