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杏林大讲堂(第24期)邀请罗钧洪教授开讲

发布时间:2022-01-24 发布单位:中医学院



118日上午,中医学院在一楼会议室线上线下同步举办杏林大讲堂(第24期)学术讲座。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罗钧洪教授应邀作主题为《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的报告。中医学院副院长何蓉蓉教授主持会议,中医学院及药学院近50名师生线上线下参会学习。

(罗钧洪教授)

罗钧洪教授首先以高通量测序方法的发展历程为序,讲解Chain sequencing technologyIllumina sequencing technology测序技术的核心原理,并在详细阐述两种技术的优劣势的基础上,列举了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多组学测序方法及其应用场景。他以单细胞测序对人体免疫细胞在增龄过程中变化的研究为例,结合课题实际,分别展示实验设计中的免疫细胞亚群鉴定、T细胞亚群的精准鉴定工作,进而在亚群中分析每一个基因表达与均值的偏离程度,筛选异质性大的基因。紧接着,罗教授结合案例详细讲解了单细胞测序的应用:通过单细胞拟时分析方法,对Naive CD4 T细胞、B细胞等进行拟时分析,发现了不同免疫细胞亚型具有不同的衰老模式和速率;并结合细胞亚群鉴定,揭示了衰弱老年组具有年龄组特异的衰竭NK细胞和单核细胞。此外,罗教授还简单介绍单细胞测序对周细胞(pericyte)在结肠癌转移中的机制研究。

(活动现场)

高通量测序是基因组学研究领域重要且关键的技术方法,罗教授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地讲解高通量测序的原理和应用前景,强化了参会师生对测序技术的认识同时进一步启发师生对基因组学的研究思路,师生们表示获益良多。


图文:梁紫恩、许华冲

初审:何蓉蓉

复审:黄晓霞


师生学习心得

  1. 方证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员王雅平

感谢罗老师的精彩汇报,收获非常多。罗老师主要从现在做的比较多的高通量测序数据这个角度,从测序的历史由来和主要应用场景,为我们做了详尽的讲解,还为我们讲解了两个基于单细胞测序开展的项目,一个是基于单细胞测序对人体免疫细胞在增龄过程中变化的研究,另一个是基于单细胞测序对周细胞在结肠癌转移中的机制研究。通过具体的案例解析,使我们看到生物信息分析是如何基于生物医学问题定向的去挖掘。

  1. 2020级中西医结合基础博士生郝闻致

今天参加杏林大讲堂,学习了关于高通量测序的知识以及单细胞测序技术在科研实践中的应用,受益匪浅。罗教授首先回顾了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之后对于各种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实例讲解,特别是从单细胞测序的角度,研究了衰老相关的细胞以及基因机制,为理解衰老的发病机制以及潜在的治疗提供了思路,同时也拓展了我们的科研思路,了解了高水平文章的工作内容,受益匪浅,为以后自身科研学习工作提供了良好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