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论医话之一:

肺主悲,悲伤肺,虚则补其

甘麦大枣汤治(男子)脏躁案

1936年于山东菏泽县医院,诊一男了,年约30余,中等身材,黄白面色,因患精神病,曾两次去济南精神病院治疗无效而来求诊。查其具有典型的悲伤欲哭,喜笑无常,不时欠伸,状似“巫婆拟神灵”的脏躁证。遂投以甘麦大枣汤:甘草9克,整小麦9克,大枣6枚。药尽7剂而愈。追踪3年未发。

1940年于滦县,诊治一妇性徐某,19岁,欠伸不安,哭笑无常,得脏躁证,亦投以上方,其父曰:“方中之药,系经常之食品。”归后,取仓中之小麦约500克左右,大枣约500克左右,购甘草一大把,用锅煎熬之,令其女恣饱饮之,药后患者感头晕颇重,继之昏睡一昼夜始醒,翌日其父来述服药经过,嘱按原方服之。进数剂,经久未发。

甘麦大枣汤治妇人脏躁,是方是病,医籍屡载,唯男子患此,且以本方治愈,则罕见。是知医学典籍不呆不读,不读则无所比较遵循;亦不可死读,死读则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更因本病系情志内伤所致,机理复杂,临床须详加辨析,务求药证相合,不可专恃一方。

本证悲伤欲哭,时出妄言,与癫狂相近,然癫狂证的妄言特点为前后相失,出口即忘;本证则近似情理,移时犹记。表现不同,机理有异,方药亦殊。

(选自中国中医研究院编岳美中医案集(第一辑),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2月第一版第15次印刷,99页)


医论医话之二:

延年半夏汤治疗支气管喘息案

蕭某,女性,42岁,唐山市人。夙有支气管喘息宿疾,诊视时复发甚剧,持续二十余日,昼夜迭进内服药及注射剂,无效。已濒于危,其夫仓皇备后事。其症作突发性阵咳,咳则喘,咳喘作须10余分钟,咯粘液样的白沫痰,至痰咯出而气道无阻始渐平息。但隔半小时或一小时而咳喘又作,昼夜约20余次,不能平卧,只以两手推荐额,伏于枕上,其面目因头久垂而现浮肿象。诊其脉虚弱无力,惟左关浮细而弦,无热,舌苔白腻,精神困惫,不欲睁眼,见医生至,稍抬头即伏枕上,作喘息声,自云痛苦万状,不欲求生。根据其脉象及现症舌苔,姑投以延年半夏汤,不意服药后夜间即能平卧,续进一剂,竟霍然而愈。

以此方治疗支气管喘息,在我的经验,数年间已治愈五六例。其适应症,为突发性阵咳作喘,咯粘液样白沫痰,舌苔白腻,面目稍浮肿(此症不必悉具),其脉左关部浮细而弦者,投之辄效。但病例不够多。延年半夏汤方:

清半夏9克,炙鳖甲12克,前胡6克,桔梗4.5克,人参6克,炒枳实3克,吴茱萸9克,槟榔4.5克,生姜9克,水煎温服。

按:延年半夏汤系唐以前古方。日本野津猛男于此方以柴胡易前胡,治胃痉挛,有效。主要以神经痉挛为主,包括支气管痉挛。因肝脉浮细而弦,用人参、鳖甲、槟榔,咯粘液性白沫痰,用半夏、桔梗、吴茱萸,后吴茱萸一味,在临床上经验,其治咽头至胃部之粘液样白沫壅盛,殊效。桔梗与枳实相配伍,其升降肺气之力,兼之柴胡能除胸胁苦满,生姜主治水毒,合力共济,故能用以治支气管喘息。

(选自中国中医研究院编岳美中医案集(第一辑),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2月第一版第15次印刷,116页)


医论医话之三:

肺为水之上源案--清暑益气汤

清暑益气汤原为李东垣方(《脾胃论》卷中):《内经》曰:“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炅则气泄”。今暑邪干卫,故身热自汗,以黄芪甘温补之为君;人参、橘皮、当归、甘草,甘微温,补中益气为臣;苍术、白术、泽泻,渗利而除湿;升麻、葛根,甘苦平,善解肌热,又以风胜湿也。湿胜则食不消而作痞满,故炒曲甘辛、青皮辛温,消食快气;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故以黄柏苦辛寒,借甘味泻热补水;虚者滋其化源,以人参、五味子、麦门冬,酸甘微寒,救天暑之伤于庚金为佐,名曰清暑益气汤。

黄芪、苍术、升麻、人参、泽泻、炒曲、橘皮、白术各五分,麦门冬、当归、炙甘草各三分,青皮二分半,黄柏二分或三分,葛根二分,五味子九枚。

《医方集解·清暑之剂》:清暑益气汤治长夏湿热炎蒸,四肢困倦,精神减少,胸满气促,身热心烦,口渴恶食,自汗身重,肢体疼痛,小便赤涩,大便溏黄而脉虚者。……此手足太阴足阳明药也,热伤气,参芪益气而固表,湿伤脾,二朮燥湿而强脾,火盛则金病而水衰,故用麦冬五味以保肺而生津。肺为水之上源,火旺克金,则金不能生水,麦味合人参生脉生津。用黄蘗以泻热而湿水,青皮平肝而破滞,当归养血而和阴,神曲化食而消积,升葛解肌热而升清。泽泻泻湿热而降浊,陈皮理气,甘草和中,合之以益气强脾,除湿清热也。


医论医话之四:

黄芪建中汤加味治愈多发性房性期前收缩一例(周次清案)

黄某,男,51岁。

初诊:19841028日。

主诉及病史:心悸5年,加重半年余。五年前因劳累过度发生心慌头晕。在某省级医院诊断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多发性房性期前收缩”。口服心律平、心得安等药曾一度好转。但停药后又复发,且日益加重。后改服中药治疗。先后服用炙甘草汤、养心汤等,效果不明显。现感心慌气短,活动后加重,劳累时尤甚;头晕自汗,疲乏无力,纳食欠佳,偶感心前区疼痛,畏寒肝冷;大便稀软,每日一两次。

诊查: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语声低微。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结。血压128/83mmHg,心率58/分,心律不整,早搏每分钟10-16次。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缓(56/分),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伴有差异传导。诊断:心律失常(频发性房性期前收缩)。

辨证:中气亏虚,气血不足,乃中气虚寒之心悸。

治法:益气温中。

处方:黄芪30,党参18,桂枝6,炙甘草9,白芍15,干姜6,丹参18,五味子9克。

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1984115日。服药6剂后,心慌气短有所减轻;早搏较前减少,每分钟8-10次,仍感疲乏无力,形寒肢冷,大便稀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结。上方加仙灵脾12克,改桂枝为9克,继服12剂。

三诊:19841121日。服药后心慌气短明显减轻,期前收缩也明显减少,每分钟3-4次。仍感脘腹胀满,纳食欠佳大便偏稀,四肢乏力。舌质红润,苔薄白,脉沉细结。上方加补骨脂9,砂仁6克,继服12剂。

四诊:1984125日。上方连服15剂后,心慌气短症状消失,早搏无,大便已成形。劳累后仍偶有胸闷。复查心电图大致正常。令其将上方配成丸药,服用2个月,以巩固疗效。

按:多发性房性期前收缩临床多见,属于中医学心悸范畴。周老认为,本例的发生,属于中气虚寒所致。患者有过度劳累耗伤中气的致病史,且心慌气短等症状及早搏的出现多在劳累时加重,安静或休息时减轻。其临床表现为心慌气短、疲乏无力、语声低微、头晕自汗等气虚症状,以及畏寒肢冷、大便稀软等中阳不足的表现,舌淡苔薄白,脉沉细结亦为虚寒之征。治宜补气温,宣通心阳。该患者之气以服用炙甘草汤、养心汤无效,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炙甘草汤虽有益心气、补心血、养心阴、通心阳之功,但主要适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心动悸、脉结代者。方中生地、麦冬、阿胶、麻子仁等滋补阴血之品,有碍于脾阳的恢复,且阴柔滋补之品的寒凉之性更伤虚寒之中焦,故而无效。养心汤乃补益心气、养心安神之方,虽能益气但不能温阳,所以疗效欠佳。而黄芪建中汤,既有黄芪、党参、炙甘草补气,又有干姜、桂枝温中通阳,更加五味子、白芍缓中虚,敛心神,甚切病机,所以能获此良效。


医论医话之五:

营出中焦,脾主统血案

昔在津沽曾治一蔡姓妇,患子宫肿瘤,忽大出血不止,……止血药用之殆遍,毫无少效,患者唇色如蜡,气息奄奄。余以大山参60克浓煎随时服,一昼夜间,血止气复,后加调补,此人至今仍在津市街道做居民工作。若此类病例在余临床六十年中已非少见,且在古人文献中亦屡见不鲜,足见补中要药——人参之功效。而中医谓营出中焦,脾主统血,颇具实际意义也。(祝谌予,翟济生,施如瑜,施如雪整理《施今墨临床经验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月第1版,20198月第1版第16次印刷,221页)


医论医话之六:


迷茯苓丸治案

脾为生痰之源,气血化生之源,无虚不作眩,无痰不作眩。迷茯苓丸《证治准绳》,又名“茯苓丸”。

组成:半夏二两(60)、茯苓一两(30)、枳壳半两(15)、风化朴硝三钱(9)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姜汁糊丸,每次服6克。也可改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

功效:燥湿行气,软坚消痰。

主治:主治两臂疼痛,或四肢浮肿,或咳嗽痰多,胸脘满闷,或产后发喘,苔白腻,脉弦滑。

指迷茯苓丸治肩周炎病案1

徐莫,女,70岁。左肩周炎。肩部明显萎缩,平举不超过30度,疼痛致夜不能寐。舌淡苔白浊,脉滑。病程半年有余,中西药、膏药都试过,没有明显效果。

处方:茯苓12克,炒枳壳10克,姜半夏9克,芒硝3克,党参15克,白术25克,干姜10克,炙甘草6克,姜黄10克。五剂。

只服用四剂,肩关节就恢复了正常(出现过腹泻)。

病案2

200710月期间在广州大学城给本科同学上课,课间休息,一女同学上台求医。主诉:右手阵发性麻痹无力,不能抬过肩膀,腰背肌肉酸痛,其余无特殊不适,舌淡红稍胖,苔白润,脉弦。自诉每有中医老师上课,即上台求医,服药甚多,症不见减!!余寻思良久,本病似无症可辨,但怪病多痰,女同学舌淡胖、苔白润为中焦脾虚痰湿内蕴之象。痰浊留滞经络,故致肌肉、肢体酸痛麻痹无力。于是予指迷茯苓丸加减如下。

处方:枳壳15克,芒硝5克(冲),茯苓15克,生姜15克,半夏20克,羌活10克,苏叶10克,炒白术30克,甘草6克,桔梗10克,丹参10克。嘱服3剂。服药后汇报反应如何。

结果:春节后接女同学短信告知:服药后症状明显缓解,3剂后诸症悉除。至今数月余未见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