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院成功举办暨南大学“四海科创论坛”(第1期)暨“杏林大讲堂”(第26期)

发布时间:2022-03-21 发布单位:中医学院


为贯彻落实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学校科协战略导向作用,推动科技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基础研究能力,2月22日下午,由暨南大学科协主办,暨南大学科协学术创新部和中医学院联合承办的“四海科创论坛”第一期、“杏林大讲堂”第26期在医学楼530学术报告厅顺利举办。暨南大学副校长洪岸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焦建伟研究员、刘峰研究员、赵建国研究员、王强研究员、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李卫研究员、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姜哲出席会议,中医学院、药学院、基础医学院等100余名师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科技处处长高昊和中医学院副院长何蓉蓉主持。

洪岸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她介绍了我校科技创新概况,指出本次会议是我校科协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重大学术活动,是校科协在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方面的开端之举,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加深同其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沟通交流,共同探讨科学研究热点,以此推进我校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她希望广大科研工作者在学术交流中,广纳真知灼见,广聚学术资源,广交学术人才,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寻求新思路,拓展新途径,贡献智慧和力量。

(洪岸讲话)

高昊处长表示“四海科创论坛” 第一期汇聚国内顶尖科研精英,是学校发挥科协战略导向作用,积极推动科技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基础研究能力的重要依托。协会将持续推动各学术领域的科研提升,扎根固本,推动学校科技工作再攀高峰。

(高昊处长主持会议)

焦建伟研究员在论坛上作了《神经干细胞及脑发育机理研究》的专题报告。焦研究员指出,现代环境的变化与高发的神经疾病可能存在一定关系。他重点以小胶质细胞为入手,转变研究思路,探讨神经发生过程中小胶质细胞在脑中发育过程中的作用,重点以神经干细胞的基因与表观遗传调控为切入点,探索神经干细胞以及细胞与脑发育相关疾病的机理。

(焦建伟研究员)

刘峰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How to make blood stem cells?》,他提出基因研究需与时俱进,从基因敲除过表达扩展到三维基因组、蛋白组、代谢组等方面研究,要以系统生物学方式深入探讨基因在细胞内或其他方面发挥的作用。他以斑马鱼模式为例,通过后可视化技术实现动物在活体基础上观察其内脏的情况。刘峰还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的有关研究工作。

(刘峰研究员)

李卫研究员作了《男性生育力维持与重塑》的专题报告。他以国内不孕不育发病情况为例,向在座师生分享了他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并阐述自噬在体细胞生殖细胞互作过程当中的异常情况,会引致畸形精子症或者性腺机能减退症,从而表明自噬激活剂可能预防甚或治疗性腺机能减退症。李卫还提出男性不育的治疗新策略。未来针对精子发生障碍人群,探讨非整合靶向治疗策略。

(李卫研究员)

赵建国研究员在《基因编辑猪的构建和生物医学应用》的专题汇报中向师生们抛出药物在动物与临床人体验证差距的问题,结合大动物疾病模型发展背景与现实限制困难,提出遗传修饰小型猪模拟多种疾病的观点。其后,他通过正向、反向遗传学研究体系阐述了猪功能基因解析和突变体创制的作用,并详细介绍基因编辑猪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前转化研究的新思路。

(赵建国研究员)

王强研究员汇报了《细胞周期和细胞命运决定》的专题工作。王研究员介绍处于不同细胞周期状态的细胞具有不同的分子特征和功能。他以心血管发育为例,从分子方面角度出发,解析了胚胎不对称发育过程中细胞周期调控纤毛形成的机制。

(王强研究员)

本次“四海科创论坛”暨“杏林大讲堂”的成功举办,是我院助力学校科协打造科技创新先行地、赋能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的重要举措。学院将继续提高站位,多措并举,在科研基础能力狠下功夫,多层面提升中医传承与创新科研发展引领力,为全面推动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工作更上阶梯努力奋斗。

(现场合影)



图:明湖照相馆  梁紫恩  刘彬

文:梁紫恩  王红晓

初审:何蓉蓉

复审:黄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