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上午,暨南大学中医学院,建院25周年庆典大会暨传承发展论坛在石牌校区曾宪梓科学馆举办。
会上举行捐赠仪式,耄耋之年的中医系首任系主任沈英森教授及其家人捐出积蓄70万元,设立暨南大学卓然中医奖励基金,鼓励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人才。
“暨南大学卓然中医奖励基金”捐赠仪式
医者仁心、师者厚德,他是救死扶伤的广东省名中医,亦是传经授道的暨大中医学院开创者,耄耋之年的他,心系弘扬中医之大业,沈英森教授愿为中医事业奉献一生。
沈英森,教授,广东省名中医,曾获广东省优秀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称号、2001年“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四十余年来坚持在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进行临床工作和带教学生。曾出任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德国中医诊所的驻地医生和顾问,致力于将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1989年至1996年间,沈英森为创办中医学系不断努力。1999年,暨南大学中医学系创立,沈英森任系主任。中医学本科专业同年开始招生。
2024年9月,中医学院连续收到两封手写信,这是广东省名中医沈英森教授的来信,信中他写道,“为了纪念父亲,也为了鼓励中医后辈,我决定捐赠人民币陆拾万元,作为暨南大学中医学院奖学金。”
沈英森教授向中医学院寄来两封手写信表达捐赠意愿
沈英森教授的中医之路始于他的父亲。1941年,沈英森出生于广东潮州的一个中医家庭。他的父亲是当地一名极受群众欢迎的医生,医术精湛,一双妙手救治病人无数。沈英森回忆,“父亲对病人态度非常好,遇到经济困难的人就不收挂号费、检查费”。在父亲的影响下,沈英森立志学习中医。怀着这样的决心,他刻苦学习,如愿考入广州中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韶关市南雄县白云公社的栏河卫生所工作。那时的南雄县中医不多,而病人们信任中医,天天都能排满号。
无论是在南雄县工作的经历,还是青少年时期在父亲身边的所见所闻,都让沈英森感受到了老百姓对中医药信任与欢迎,他也因此无比确信中医学科对人民健康的重要性。
后来,沈英森受暨南大学派出担任印度尼西亚的驻地医生,期间有一位多年深受眩晕症困扰却求医不得的官员上门求诊,他那难以根除的症状在沈英森的中医疗法下轻松得以治愈。沈英森深刻意识到,即便是在世界健康事业的大发展中,中医学科也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993年6月24日,沈英森教授在印尼为华侨诊疗
在海外,许多外国友人也同样渴望学习中医。沈英森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其中,学生优丽娅跟随沈英森学习中医知识后,回到德国成立了自己的中医诊所。诊所成立初期,优丽娅因仍对部分中医知识感到困惑,未能很好地解决病患的问题,便邀请老师沈英森来到诊所坐诊。在那一个月时间里,沈英森白天担任诊所顾问,晚上为优丽娅讲课解惑。直到现在,优丽娅的诊所仍在营业,并因治疗效果良好,得到了当地人的好评和欢迎。
1988-1999年,沈英森教授多年培训德国学生优丽娅中医知识
2001年,沈英森教授参观优丽娅诊室及指导诊疗
暨南大学是华侨最高学府,站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一线。在暨南大学任职期间,多次海外交流经历拓宽了沈英森的国际视角,因此,他自觉担负起弘扬中医文化的使命。
“我自己热爱中医还不够,还要带动一批人,培养一批人,把中医学习好,教育好,才能够服务更多的人,才能够让中医走出国门。”这成为了沈英森在暨南大学设立中医学专业的初心。
为了激励那些对中医怀有浓厚兴趣且学业成绩优异的学生,2024年,年届83岁高龄的沈英森教授慷慨捐赠60万元人民币,设立中医奖励基金。基金以沈英森父亲的名字命名为“暨南大学卓然中医奖励基金”,用于奖励优秀中医学子,以及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子。沈英森希望以这样的方式来纪念将自己带入中医领域的父亲,并激励后生学子继续学习中医、钻研中医、发扬中医。
在沈英森的言传身教之下,其子沈山亦步入了医学领域,目前担任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医疗中心副主任医师。沈山不仅在医学道路上不断追求卓越,更怀揣感恩之心,向父亲沈英森的慈善精神致敬。为此,他向基金慷慨捐赠10万元,既传承了父亲的善行,也成功接力、延续这份爱心。
沈英森自幼立志,如今仍然初心不改,在投身中医事业的五十余载中,做出了许多卓越的贡献。这既体现在他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又体现在他对中医教育的投入和对后辈的培养上。
考入广州中医学院后,沈英森刻苦学习本领,用辛勤与汗水浇灌中医梦想。前三年的时间里,他每天埋首学习,夯实中医基础。之后他又按照学院的安排,到当时的潮阳县中医院进行实习半年,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1968年,沈英森被分配到韶关市南雄县白云公社的栏河卫生所工作。刚到栏河卫生所时,有位病人因病痛整夜遭受折磨,痛哭呼号。沈英森在问清病情后,当场拿出一根六寸长的银针为他进行针灸治疗。经过治疗,病人的疼痛得到缓解,并可以下床正常行走。了解到病人家中贫困,沈英森慷慨解囊,为他买了三服中药,还送钱让他回家。
卫生所位于偏远山区,工作条件艰苦。“那时我们看病,从卫生所出发到最远的一个大队,要翻过好几座山,爬六个小时。为一个病人看病,往往需要在当地住上一晚,第二天才能回来。”但沈英森没有丝毫抱怨,很快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在此期间,他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医术愈发精湛,深受群众信赖。
沈英森不仅坚持治病救人,还对外籍学生进行中医培训,致力于推动中医文化在海外发扬光大。20世纪90年代,米·安娜博士从德国来到中医针灸培训中心学习中医知识,沈英森带着米·安娜调配中药,指导米·安娜学习“望闻问切”……两人逐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回到德国后,米·安娜在诊室挂起沈英森赠予的书法作品——“中国医学源远流长,中德友谊万古长青”。
沈英森的学生米·安娜在德国柏林开设的诊所,诊所内的中医诊室挂着沈英森教授的书法作品:“中国医学源远流长,中德友谊万古长青”
米·安娜在沈英森教授的指导下学习“望闻问切”
沈英森曾多次前往海外,担任中医诊所的驻地医生及顾问。他先后受学校派遣前往印度尼西亚,响应当地华侨的邀请前往马来西亚,还接受了学生优丽娅的邀请前往德国。在这些地方,沈英森运用中医治疗方法帮助了许多外国友人。“我们在国外很受欢迎,甚至有病人不辞800公里远路前来看病。”
1988-1999年,沈英森教授培训美籍学生学习中医知识
在从事教学科研之时,沈英森也始终奋战在临床一线。他每天接待大量病人,最多时一个上午便达到了七十多号。每每看到病人痊愈,沈英森心里都感到十分欣慰和高兴。
现在,即使是退休之后,这位耄耋老人依然坚持每周出诊三次。行医一生,他早已习惯且享受着这样的生活。“能为病人做些事,让老百姓在需要的时候能得到我的治疗,这让我充满成就感,也是我践行初心的体现。”
沈英森教授在出诊
1978年,暨南大学复办,此时沈英森已经成为当时南雄县人民医院的一名中医。秉持着“一个人看病再好,也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培养更多中医人才,壮大中医队伍,才能造福更多群众”的理念,沈英森进入教育行业,来到暨南大学任教。
在暨南大学,沈英森担任中医针灸培训中心副主任,专门负责对外培训。在此期间,沈英森越发深刻地感受到,世界正在经历对中医药文化由陌生到了解、再到喜欢和热爱的变化。
暨大很多的发展变化,让沈英森萌生了创办暨南大学中医学系的想法,“既然有这么多外国友人来进修,如果有个中医学系,培养我们自己的,包括港澳台的学生,让他们走出去,壮大中医传播队伍,岂不是更好?”
想法一经涌现,便迅速在沈英森心中生根发芽。1989年至1996年,在这七年的时间里,沈英森为创办中医学系不断奔走奋斗。写报告,找专家评审,在学术委员会上做必要性可行性分析......他执着又耐心地完成一项项繁琐复杂的工作。
最终,在学校的支持下,暨南大学中医学系于1999年正式开始招生,沈英森任系主任。经过多年发展,中医学系扩大成为本、硕、博培养点兼具的中医学院,在编教师也由最初的七人发展为如今的八十多人。2024年,中医学院迎来创办25周年。中医学院现有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有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培养对象4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等省部级人才7人......中医学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学院进入广东省首批高水平中医药学院建设名单。
2024年,中医学院举行
第六届中医临床技能大赛决赛
自1978年来到暨南园,四十六载春秋里,沈英森不仅见证了暨大的发展变化,更与暨大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里有着我的事业,也有着我的许多病人”。沈英森回忆,他曾经治好过一个18岁的女孩子,后来女孩23岁结婚时,还特意到门诊给他送喜糖,“这件事我一生都不会忘记”。
对于暨南大学中医学院的未来发展,沈英森满怀深情地说:“希望我们中医学院能够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热爱中医的人才,能够把中医文化带出国门”。在沈英森教授看来,暨南大学是中医教育的摇篮,也是中医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沈英森教授认为,中医想要走向世界,一是要加强海外中医人才培养,二是要完成高质量的中医翻译工作。“暨南大学中医学院已有一定数量的港澳台生,但外国留学生比较少。中医本就以中华文化为基底,对于外国人来说理解较困难,因此高质量的翻译对于推动中医走出国门十分必要。”
2006年,沈英森被授予“广东省名中医”称号
沈英森教授一生致力于中医领域,深深地扎根于中医的沃土之中。他以仁术济苍生,运用精湛的中医医术救治了无数病患,使他们重获生命的希望与健康的光芒。他以仁教泽后世,创办了暨南大学中医学系,培养了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医人才,为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播撒下希望的种子。步入耄耋之年,沈英森教授仍以仁心植杏林,与家人慷慨解囊捐出七十万元积蓄设立奖学基金,以此激励更多怀揣中医梦想的青年学子在中医的学习与传承之路上前行。沈英森教授的仁心善举,不仅是杏林中的一盏明灯,更是无数人心中的楷模。
南洋通讯社
部分资料来源 © 暨南大学新闻网 党委宣传部
(丁嘉昱 阚宇轩 苏倩怡)
采访 © 郑帆 李婉茹
文字 © 李婉茹 郑帆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严军 邱思朗
编辑 © 刘宇鑫 李婉茹
校对 © 李观景
初审 © 陈联
复审 © 周治
终审 © 梁燕 刘毓洁 金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