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某某,女,42岁,2022年5月10日初诊。
主诉:月经周期紊乱半年余。
现病史:患者诉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月经周期紊乱,时有提前或延后至少1周,伴有月经量少,2-3天干净,无痛经,无恶心呕吐,伴有右侧乳房有包块,每次月经来临疼痛加重。曾到当地乳腺科就诊,予乳房包块穿刺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具体不详),舌淡黯而胖,有齿印,脉弦细。辅助检查:彩超子宫及附件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月经先后不定期;肝郁脾虚证。
西医诊断:月经紊乱。
治法:疏肝健脾,养血调经。
处方:柴胡10g,炒白术10g,茯苓15g,炒白芍15g,当归10g,川芎10g,女贞子(酒)15g,益母草30g,制香附10g,王不留行20g,党参30g,佛手10g,牡蛎(煅)30g,木香10g(后下),郁金10g,炙甘草5g。 7剂,水煎服,日1剂。
2022年5月17日二诊:经过治疗后,乳房包块明显缩小,疼痛较前改善。查体:舌黯红,苔腻,脉沉细。处方:原方加川牛膝10g,川木通10g,枸杞子10g,薏苡仁15g。 7剂,水煎服,日1剂。
先后随诊调理2月余,患者月经周期恢复正常,月经量较前明显增多,乳房包块基本消失。
按语:月经不调,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异常为主症或伴随月经周期前后出现明显症状为特征的疾病。中医治疗月经不调,一般采用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调治冲任以及调控“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治法。患者日常工作压力大,肝气不舒,肝脾失调,日久气滞血瘀。治宜疏肝解郁,益气健脾,活血通经。本病方选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和四君子汤加减。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疏肝解郁,养血调经,理气止痛;四君子汤益气健脾以充气血生化之源。加郁金、佛手、木香增强疏肝理气止痛之功;女贞子、益母草补益肝肾、活血调经;王不留行、牡蛎活血通经、软坚散结。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健脾,养血调经,通络散结之功。
郑重申明: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