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青年汇】中医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开展“岐黄青年沙龙” 助力中医专硕职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5-05-13 来源:中医学院

    4月24日下午,由暨南大学中医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主办、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协办的“岐黄青年沙龙”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后勤楼学术会议厅成功举办。

    本次沙龙邀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获得者、暨南大学中医学院范丽丽老师开讲,暨南大学中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黄晓霞、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教育科科长陈翠桃、胡雨以及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党员、积极分子和来自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其他规培学员共40余人参加,党支部书记邱文慧主持。


    讲座开始,范丽丽老师指出,科研履历对临床型专硕的未来职业发展尤为重要。如何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运用科研手段分析病因,科学指导治疗方案是新时代中医师的必备素养。

    范老师从思维层面以及研究方法层面分析了临床与科研之间的差异。她表示,做好科研,关键在于拓宽知识广度、加深知识深度。拓宽广度可通过学科交叉,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多参与学术交流;加深深度则需要研读专业书籍和文献,查阅及精读文献,以及争取加入科研团队学习。她以自己在中医药抗抑郁领域的研究为例,分享她在中医药复方成分复杂、机制难明的背景下,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探究分子调控机制,整合多学科知识的破解路径。最后,她强调,临床为基,科研为器,希望同学们在规培期间拓展学习的广度与深度,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黄晓霞作总结发言。她表示,培养临床科研并重的复合型中医药人才是新时代对中医人才培养工作的要求。本次青年岐黄沙龙关注中医专硕发展需求,邀请范丽丽老师指导中医专硕生提高科研能力,是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聚焦特色党建目标,开展“一融双高”实践的重要举措之一。她勉励同学们建立科研思维,要善于在临床发现问题,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引入中医药研究中,以“临床-科研-临床”的闭环模式锤炼自身。学院将积极举办系列学术讲座、开放科研平台等方式,助力暨南中医学子全方位成长和发展。

    “青年岐黄汇”之“青年岐黄沙龙”,是中医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铸魂强基 杏林芳华”党建品牌项目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将支部党建工作与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深度融合,通过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动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培养。






文:陈澍 陈玥琪

图:梁一凡

初审:邱文慧 范丽丽 高锦 梁紫恩

复审:黄晓霞

终审:金学刚